全国服务热线 13869391710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

发布:2013-04-09 13:52,更新:2010-01-01 00:00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 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形成一门工业得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以石油化工原料衍生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打破了肥皂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60余年的发展,1995年世界洗涤剂总产量达到4300万吨,其中肥皂900万吨。据专家预测,全世界人口从2000年到2050年将翻一番,洗涤剂总量将从5000万吨增加到12000万吨,净增1.4培,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 中国的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工业起始于5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洗涤用品总量已达到310万吨,仅次于美国,排名二位。其中合成洗涤剂的生产量从1980年的40万吨上升到1995年的230万吨,净增4.7倍,并以年平均增长率大于10%的速度增长。据中国部门预测,2000年洗涤用品总量将达到360万吨,其中合成洗涤剂将达到65.5万吨。其中产量超万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计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月桂醇硫酸钠(k12或sds)、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tx-10)、平平加o、二乙醇酰胺(6501)硬脂酸甘油单酯、木质素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扩散剂nno、扩散剂mf、烷基聚醚(po-eo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aeo-3)等。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传统观念上认为,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即使在很低浓度时也能显著降低表(界)面张力的物质。随着对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深入,目前一般认为只要在较低浓度下能显著改变表(界)面性质或与此相关、由此派生的性质的物质,都可以划归表面活性剂范畴。 无论何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均由两部分构成。分子的一端为非极亲油的疏水基,有时也称为亲油基;分子的另一端为极性亲水的亲水基,有时也称为疏油基或形象地称为亲水头。两类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分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因而赋予了该类特殊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便又不是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特有结构通常称之为“双亲结构”(amphiphilic structure),表面活性剂分子因而也常被称作“双亲分子”。 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但是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迭。因此,我们采用一种综合分类法,以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性划分,同时将一些属于某种离子类型、但具有其显著的化学结构特征,已发展成表面活性剂一个独立分支的品种单独列出。在基本不破坏分类系统性的前提下,使得分类更明确,并对表面活性剂各个近代发展分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钠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10)醚羧酸钠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 硬脂酸铝 a-钾磺基油酸钾 硬脂酰乳酸钠 硬脂酰乳酸钙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铵 十二烷基硫酸乙醇胺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铵 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硫酸三乙醇胺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3)醚硫酸三乙醇胺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钠 椰油酰胺聚氧乙烯(3)醚硫酸三乙醇胺盐 硫酸化蓖麻油 十二烷基苯磺酸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 烷基磺酸钠 仲烷基磺酸钠 a-烯烃磺酸钠 a-磺基脂肪酸甲酯钠 二丁基萘磺酸钠 椰油酸基乙磺酸钠 n-油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 对甲氧基-n-油酰氨基苯-3-磺酸钠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二)钠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钙 磷酸烷基酯 pl-1型乳化剂 磷酸烷基酯双二乙醇胺盐 磷酸烷基酯双三乙醇胺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单三乙醇胺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 烷基酚聚氧乙烯(n)醚磷酸酯 净洗剂6503 钠磺基琥珀酸二烷酯 钠磺基琥珀酸二异丁酯 钠磺基琥珀酸椰油酰氨基乙酯钠盐 钠磺基琥珀酸十一碳烯酰氨基乙酯钠盐 钠磺基琥珀酸油酰氨基乙酯钠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钠磺基琥珀酸酯钠盐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钠磺基琥珀酸酯钠盐 油酰氨基(多肽)羧酸钠 油酸三乙醇胺盐 n-脂酰基谷氨酸一乙醇胺盐 n-脂酰基谷氨酸钠 肌氨酸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氯化椰油基•三甲基铵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氯化十八烷基•三甲基铵 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 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 氯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铵 氯化双十六烷基•二甲基铵 氯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 双(脂肪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季铵盐 氯化三烷基•甲基铵 甲硫酸烷基•三甲基铵 甲硫酸三羟乙基•甲基铵 硝酸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 2- 烷基-n-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季铵盐 2-烷基-n-甲基-n-烷基酰胺乙基咪唑啉季铵盐 2-油基-n-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季铵盐 2-油基-n-甲基-n-油酰乙基咪唑啉季铵盐 氧化化烷基•二甲基胺 氧化月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 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丙烯酰胺共聚物 季铵化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阳离子纤维素聚合物jr-400 阳离子瓜耳胶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二甲基乙内铵盐 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乙内铵盐 油酰胺丙基•二甲基乙内钠盐 椰油酰胺内基•二甲基2-羟丙磺内铵盐 2-十一烷基-n-氧乙基乙酸钠咪唑啉乙内铵盐 2-烷基-n-羟乙基咪唑啉-2'-羟丙磺内铵盐 2-烷基-n-羟乙基咪唑啉-2'羟丙磷内铵盐 月桂酰胺乙基•羟乙氨基丙酸钠丙内铵盐 蓖麻油酰胺乙基-n-羟乙基氨基乙酸钠乙内铵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丁醇聚氧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仲醇聚氧乙烯醚 油醇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泡敌mpe 脂肪酰胺聚氧乙烯(6)醚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1,2-丙二醇聚氧丙烯醚 1,2-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甘油聚氧丙烯醚 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聚氧乙烯醚蓖麻油 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羊毛脂聚氧乙烯醚 氢化羊毛脂聚氧乙烯醚 单硬脂酸乙二醇酯 硬脂酸丙二醇酯 单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双硬脂酸乙二醇酯 双硬脂酸聚乙二醇(400)酯 双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酯 甘油单硬脂酸酯 甘油单聚氧乙烯醚椰油酸酯 甘油月桂酸硬脂酸双酯 甘油硼酸脂肪酸酯 甘油聚氧乙烯醚硼酸脂肪酸酯 二聚甘油单脂肪酸酯 三聚甘渍单脂肪酸酯 甘油(二)聚氧乙烯(双)醚单硬脂肪酸酯 乙酰化甘油单酯 琥珀酰甘油单酯 柠檬酰甘油单酯 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 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 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单月桂酸酯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单硬脂酸酯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单油酸酯 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 季戊四醇四油酸酯 蔗糖硬脂酸酯 蔗糖甘油酯 2-辛基十二醇硬脂酸酯 甘露醇硬脂酸酯 失水木糖醇聚氧乙烯醚单硬脂酸酯 肉豆蔻酸异丙酯 棕榈酸异丙酯 油酸异丙酯 棕榈酸辛酯 油酸异丙酯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 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 烷基多苷 硅氟特种表面活性剂 二甲基硅油 水溶性硅油 聚二甲基氨基硅氧烷 硅脂 甲基含氢硅油 全氟辛酸 对全氟壬氧基苯磺磺酸钠 表面活性剂原料 脂肪酸 辛酸 癸酸 月桂酸 棕榈酸 硬脂酸 亚油酸 油酸 芥酸 合成脂肪酸 脂肪酸甲酯 脂肪醇 山梨醇 月桂醇 c12-14醇 c14-16醇 c14-18醇 椰油醇 c12醇系列产品 c16醇系列产品 c18醇系列产品 合成c11-13醇 合成c13-16醇 合成c10-16醇 合成c12-18醇 异构脂肪醇 脂肪胺 脂肪伯胺 脂肪仲胺 烷基二甲基叔胺 双辛(癸)基甲基叔胺 双十八烷基申基叔胺 三烷基胺 其他 烷基苯 a-烯烃 壬基酚 乙二胺 羟乙基乙二胺 2-烷基咪唑啉



其他新闻

联系方式

  • 地址:淄博 张店区东二路26号(3楼307号)
  • 邮编:255000
  • 电话:(0533)
  • 联系人:魏会英
  • 手机:13869391710
  • 传真:86 0531 32551323
  • Email:zhai.l@163.com
产品分类